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黑洞大揭秘!中国望远镜发现70倍太阳质量巨型黑洞,颠覆原有模型 观速讯

时间:2023-06-13 04:02:32 来源:华而不实生活家 分享至:


(相关资料图)

各位家人们,有一个重大的科学新闻要和大家分享!我国的天文学家通过郭守敬LAMOST望远镜发现了一颗全新的黑洞,它被命名为LB-1。嘿,郭守敬可是我国宋元时期备受赞誉的天文学家啊!这颗黑洞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因为它的质量达到了惊人的70倍太阳质量。这种质量的黑洞确实有些诡异,因为黑洞按照质量大小可分为五类,都不包含这个质量的黑洞!

首先是最常见的恒星黑洞(Stellar black hole)。这类黑洞是由恒星自然演化而成的,就像一颗耗尽能量、核聚变完毕的巨大恒星一样。当恒星质量较大,核聚变结束后,中子星也无法抵抗住它的引力时,恒星就会坍缩形成黑洞。这种黑洞的质量相对较小,通常约为十个太阳质量左右。

而中等黑洞(Intermediate black hole)则是另一种类型,其质量约在100到10万倍太阳质量之间。这种黑洞的质量太大,不能单靠一颗恒星自然演化而成,它可能是由多个恒星黑洞合并而成,或者是一个恒星黑洞不断吸收周围物质逐渐增长而形成的。

接下来是超级黑洞(Supermassive black hole),它的质量可达数十亿倍太阳质量。关于超级黑洞的形成还没有完全清楚的解释,有几种学说。一种说法是多个黑洞相互融合形成,也就是黑洞之间的"黑吃黑"。另一种说法是一个黑洞不断吞噬周围物质,逐渐增长。还有一种可能是星系之间的碰撞和融合,为超级黑洞的形成提供了足够的质量。在我们的银河系中心,就存在着一个超级黑洞,因为附近拥有足够多的天体质量,让超级黑洞得以形成。

除了以上几种类型,还有一种理论假设的黑洞被称为原初黑洞(Primordial black hole)。这种黑洞的存在是1971年由霍金提出的,它的形成与宇宙大爆炸初期的特殊条件有关。在能量密度极高的环境下,有可能形成超强的外部压力,从而产生了密度极大的天体,即原初黑洞。原初黑洞的质量不需要很大,甚至可能只有几十千克,因为它们是通过宇宙大爆炸的高能量密度外部压力形成的。然而,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原初黑洞。

还有一种被称为迷你黑洞或量子黑洞的黑洞类型。这些黑洞是利用超高能量密度的环境产生的,比如之前的LHC欧洲的强子对撞机。有人表示反对,说这个能量等级可能会造出来迷你黑洞,可能把全地球都会吸进去。这种黑洞呢,其实就是量子黑洞。不过根据霍金的计算,小黑洞的霍金辐射非常强烈,因此很快就会蒸发掉,不会对地球造成威胁。

这次郭守敬望远镜发现的黑洞属于恒星黑洞,但令人惊讶的是其质量达到了70倍太阳质量。一般情况下,恒星黑洞的质量只有十几个太阳质量左右,这个可是个意外发现。我们不能直接观察黑洞,因为它们不发光,所以科学家通过研究黑洞周围的吸积盘以及运动方式来推断黑洞的存在和质量等信息。

这次发现的7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黑洞可能需要我们对黑洞模型进行一些修正,从而更新我们对黑洞的认识。具体原因还需要后续研究的进展来揭示。总之,这是一项全新的发现,我们要为我国的科学家们点赞!黑洞的奥秘远未揭晓,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令人惊叹的发现等待着我们。黑洞的研究一直是科学界的热门话题,它们潜藏的奥秘仍有待我们去探索。让我们一起期待未来更多关于黑洞的惊人发现吧!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亚太财富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